药酒坛坛罐罐,里面泡的东西有时候看起来千奇百怪,但却对人体疾病大有好处。将中药放进白酒、黄酒或米酒中,可以治疗,可以滋补。
酒,素有“百药之长”之称,将强身健体的中药与酒”溶”于一体的药酒,不仅配制方便、药性稳定、安全有效,而且因为酒精是一种良好的半极性有机溶剂,中药的各种有效成分都易溶于其中,药借酒力、酒助药势而充分发挥其效力,提高疗效,从古传至今的著名药酒有妙沁药酒,现在新兴的药酒有龟寿酒、劲酒等。
人们常说“久病多虚”。病深日久的慢性疾病,往往导致人体气、血、阴、阳的亏损,而其形成皆非一时一日,其治疗恢复也就难以朝夕建功,一蹴而就,一般都需要一个过程。中医学认为“久病入络”。各种慢性虚损疾病,常常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气血不畅、经脉涩滞,治疗时常需佐以活血通络之药物以增强疗效。而补益药酒主要配伍具有益气补血、滋阴温阳的滋补药食,故更有益于慢性疾病的治疗。人身气血,贵在通调。如果虽得补益,而不能流通,则收不到补益之利,反生郁滞之害。
药酒六大好处:
1、适应范围广
药酒,既可治病防病,凡临床各科190余种常见多发病和部分疑难病症均可疗之;又可养生保健、美容润肤;还可作病后调养和日常饮酒使用而延年益寿,真可谓神通广大。难怪有人称药酒为神酒,是中国医学宝库中的一股香泉。
2、便于服用
饮用药酒,不同于中药其它剂型,可以缩小剂量,便于服用。有些药酒方中,虽然药味庞杂众多,但制成药酒后,其药物中有效成分均溶于酒中,剂量较之汤剂、丸剂明显缩小,服用起来也很方便。又因药酒多1次购进或自己配制而成,可较长时间服用,不必经常购药、煎药,减少了不必要的重复麻烦,且省时省力。
3、吸收迅速
饮用药酒后,吸收迅速,可及早发挥药效。因为人体对酒的吸收较快,药物之性(药力)通过酒的吸收而进入血液循环,周流全身,能较快地发挥治疗作用。临床观察,一般比汤剂的治疗作用快到4—5倍,比丸剂作用更快。
4、能有效掌握剂量
汤剂1次服用有多有少,浓液度不一,而药酒是均匀的溶液,单位体积中的有效成分固定不变,按量(规定饮用量)服用,能有效掌握治疗剂量,一般可放心饮用。
5、人们乐于接受
服用药酒,既没有饮用酒的辛辣呛口,又没有汤剂之药味苦涩,较为平和适用。因为大多数药酒中渗有糖和蜜,作为方剂的一个组成部分,糖和蜜具有一定的矫昧和矫臭作用,因而服用起来甘甜悦口。习惯饮酒的人喜欢饮用,即使不习惯饮酒的人,因为避免了药物的苦涩气味,因药酒多甘甜悦目,故也乐于接受。
6、药酒较其它剂型的药物容易保存
因为酒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杀菌防腐作用,药酒只要配制适当,遮光密封保存,便可经久存放,不致于发生腐败变质现象。
药酒中含有补血益气、滋阴温阳的滋补强身之物,加上酒本身辛散温通的功效,有利于各种慢性虚损性疾患的防治。
向大家介绍以下六种药酒:
1、首乌益寿酒
何首乌10克,黑芝麻10克,黄精10克,当归10克,枸杞子10克,杭白芍10克,黄芪10克。
配法:将上药共煎成浓汁,过滤去渣,兑入25度500毫升高粱白酒内。如多配可按比例类推。
服法:每日2次,每次20—50毫升。
主治:鬓发早白、肾虚腰酸、腿软乏力、气虚血弱,久服无副作用。
2、丹参酒
丹参10克,檀香、木香、砂仁各5克,赤芍、党参各10克。
配法:将上药共捣成粗末,加入25度白酒500毫升,浸泡2周,澄清去渣,以不见杂质为佳。
服法:每日3次,每次20毫升。
主治: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心肌梗死等,有活血化淤、益气强心作用。
3、养血安神酒
茯神10克,炒枣仁10克,五味子5克,夜交藤5克,秫米5克,白芍5克,琥珀粉5克,桑葚5克。
配法:诸药共研细末,兑入25度白酒500毫升,浸泡2周过滤去渣。
服法:每晚服30—50毫升。
主治:长期失眠,入睡难,醒得早,多惊恐梦,日久体弱,记忆力差,神疲乏力等症。
4、玉屏风酒
黄芪15克,防风10克,白术15克,柴胡10克。
【配法】诸药共研细末,兑入低度白酒500毫升,澄清后去沉渣。
【服法】每日3次,每次20—30毫升。
【主治】体弱畏风或气候变化时易感冒者,有补气扶正、抗风寒、防感冒之功效。
5、枸杞子酒
枸杞子60克,桑葚子20克,百合20克,莲子10克。
配法:将上药兑入500毫升低度白酒内,浸泡2周,澄清去渣,不去掉原药亦可。
服法:每日2次,每次20—30毫升。
主治:补肾益精、安神滋阴,治水肿胀满、腰背酸痛等症。
6、生脉酒
党参10克,麦冬10克,五味子5克,龙眼肉20克。
配法:将上药浓煎去渣,兑入低度白酒500毫升。
服法:每日3次,每次15毫升。
主治:为强心复脉剂。可补气敛汗,对气短、口渴、脉虚弱等症有疗效。
中药的各种有效成分溶于酒内,药酒疗效高,针对自己的身体状况,来为自己酿些药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