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足是糖尿病患者在早期就容易出现的严重并发症,最主要是血糖值一直上升,对肢体以及神经造成损伤导致的。这种并发症主要危害就在于容易导致患者残疾,因此就需要了解具体的发病时间,并且找到合理的判断依据。
糖尿病足会有哪些症状表现?
1、足部异常感觉
患者的足部异常感觉就是糖尿病患者初期病变的主要依据,这是在早期的时候,神经病变导致足部出现的异常感觉,并且会诱发麻木疼痛等多种不适感。除此之外,有的患者则是会有无痛神经病变的情况存在,当神经受到损伤时不能够正确的传导信号,但是这一部分患者麻木或者是触觉上就会有障碍,可以由此来判断。
2、肌肉无力
肌肉无力,同样也是早期病变的一种典型表现,但是比起足部异常感觉来说,肌肉无力是进一步发展之后出现的问题。一般是以局部肌肉无力为主要表现,患者在用力的时候会感觉到小部分的肌肉无法正常发力和活动。
3、间歇性跛行
如果出现了间歇性跛行,就说明糖尿病患者已经进入了局部缺血的时期。下肢的缺血会导致肌肉供血不足,行走一段时间后,肌肉就会有严重的麻木和疼痛感,而停止行走后症状则是会得到恢复。
4、休息疼痛
休息疼痛症状代表着患者已经出现营养障碍,这是中期的一种典型表现。大部分的时候休息疼痛是仅限于脚趾以及脚趾远端部位的,在夜间的疼痛会更加剧烈。患者一旦停下活动,就会逐渐加重,但是下肢下垂的时候就可以逐渐缓解疼痛症状。
5、局部感染
局部感染是已经接近坏疽区的一个表现,这是因为足部由于缺血坏死的问题已经引发了感染病变,此时足部会有溃疡出现,并且延伸至深层组织。
6、坏疽病变
坏疽病变就是足部的皮肤出现局部碳化的表现,这是感染不断加重,并且导致局部组织完全坏死引发的病变问题。如果在足部溃疡逐渐发展的情况下还不能控制疾病,最终就会导致坏疽,为了控制感染就要帮助患者进行截肢。
在血糖失控的时候通常就会引发糖尿病足的问题,患者如果能及时控制糖尿病足的发展,是需要很长时间的,但同样的患者疏于控制的前提下,糖尿病足发展可能仅仅只需要几个月。因此就需要病人时刻观察自己的体征,避免糖尿病足迅速加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