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乙肝三对(乙肝五项指标)检查时出现大三阳的情况,即表面抗原E抗原核心抗体同时阳性,这是HBV经典组合模式。其中E抗原阳性是HBV复制的直接证据,这种情况出现,表示体内有HBV复制,传染性强。
2、乙肝三对检查,出现小三阳的情况即表面抗原,E抗体,核心抗体同时阳性。同时乙肝病毒脱氧核糖核酸(HBV-DNA)呈阳性,说明乙肝病毒有变异情况发生,虽然E抗原为阴性,但及HBV-DNA却为阳性,足以说明乙肝病毒携带者处于复制状态传染强。
3、乙肝三对检查,出现表面抗原,核心抗体为阳性,甚至于只有核心抗体为阳性时,HBV-DNA检测仍为阳性,这依然反映乙肝病毒仍处于复制状态,传染性强。
4、乙肝三对检查,只有核心抗体为阳性,但核心抗体的免疫球旦白M(抗HBCIGM)为阳性,也说明具有传染性。
5、乙肝三对检查,全部为阴性,但是肝功能异常,进一步检查HBV-DNA或抗HBCIGM为阳性,也可说明乙肝病毒仍具传染性。
6、如果血液HBV检查没有发现阳性指证,但及肝功持续异常,经肝组织活检,发现HBV E抗原或核心抗体为阳性,仍可说明乙肝有传染性,衡量乙肝是否传染的最重要指标是HBR-DNA和E抗原,无论什么情况下,只要这两项呈阳性,就可认为,具有传染性。
乙肝可以分为乙肝小三阳、大三阳等,都是较为常见的类型,现在之所以有这么多人得上了乙肝,与疾病的传染性有关。
乙肝小三阳和大三阳的传染性都是存在的,其实我们完全不必谈乙肝色变,以往人们对乙肝过于恐惧的原因主要是因为我们对乙肝的传播途径不了解或一些不良医者对乙肝的危害故意夸大其词造成的。
乙肝的主要传播途径有
(1)血液传染,当人体输入被污染的血液制品或可以直接接触血液的制品被病毒污染时就可能引起传染,比如输血、使用被乙肝病毒污染的针炙针或注射器(共用吸毒注射器等)、污染的针头等等。因此,在扎耳洞、打针输液、刮胡须等操作时要多加注意,可接触到血液的东西不要与乙肝患者共用。
(2)性接触传染,当夫妻或性伴侣一方患有乙肝时,就可能通过性接触传染给对方。传染几率随传染性强弱、性生活次数、性伴侣人数、性接触剧烈程度以及未感染方的抵抗力有关。
(3)父母婴传染,感染有乙肝病毒的母亲在围产期有加大的几率传染给后代,父亲可通过携带有乙肝病毒的精子直接传染给胚胎。父母婴传染几率随传染性强弱、以及有无有效的防御措施有关。
乙肝怎么传染还包括生活中密切接触传播,比如吃饭、共用餐具、接吻、拥抱等等,这些情况在正常情况下是不会传染的,虽然乙肝患者的唾液中是含有乙肝病毒,但是因为乙肝病毒无法穿透完善的皮肤以及消化道黏膜侵入人体,所以理论上上述情况不会传染乙肝。
但是,与乙肝患者一起吃饭、共用餐具、接吻等确实有被传染的情况发生,这是因为被传染者口腔黏膜可能存在损伤、出血等情况导致病毒侵入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