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的发病原因 直肠癌术后护理

直肠癌的发病原因 直肠癌术后护理

直肠癌是发生在乙状结肠和直肠交界至齿状线的恶性肿瘤。它是我国常见的十种恶性肿瘤之一,在消化道肿瘤中仅次于胃癌。在大肠癌中60.75%发生在直肠,且80%的直肠癌指诊的方法可以触到。直肠癌的发病原因尚不清楚,主要与以下原因有关:

①慢性炎症溃疡性直肠炎,由于长期慢性炎症刺激,溃疡的反复修复,不典型增生癌变。国内资料显示不能得到临床控制的溃疡性直肠炎,20年的恶变率为50%。血吸虫性直肠炎,由于血吸虫卵在直肠黏膜上沉积,可能引发病变,已为国内学者所证实。

②直肠腺瘤目前被公认的癌前病变为家族性腺瘤病和以绒毛腺瘤,国内文献报道,家族性多发性息肉病,如不有效的治疗,10 – 15 年后发生癌变。

③遗传性因素近年的研究资料发现,直肠癌具有很强的遗传性。有家族性直肠癌发病史的其至亲和近亲发病机会明显增加。遗传性直肠癌占14%。基因改变的传递,可表现于肿瘤的家族性。主要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连续几代中发生直肠癌,(垂直遗传),男女遗传危险相等,发病年龄早,患者及其子女相关器官的肿瘤易感性提高,多原发癌多见。

④饮食习惯长期食入高脂肪低纤维饮食,可使粪便中的3 -甲基胆蒽增多,此种物质为致癌物质,纤维食物摄入量的减少,易发生便秘,使高浓度的3 -甲基胆蒽与结、直肠黏膜接触的时间延长,增加了致癌作用。

⑤其他因素。

直肠癌术后护理措施

1、直肠切除术后,病人血压平稳改半卧位,直肠癌术后24小时改斜坡位或侧卧位;禁食、补液、保持胃肠减压通畅并观察引流液性质,准确记录引流量;严密观察血压、脉搏的变化,注意伤口有无渗液渗血现象;注意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

2、开放人工肛门后,病人应取侧卧位,腹部伤口用宽胶布复盖,以防粪便污染伤口,如果大便稀烂或太多,可用茄类或次碳酸铋。如开放三天后无排便或排气,应查明原因,也可用导尿管从造瘘口注入石蜡油50-100ml,如仍不能排便,2小时后可用温盐水300ml灌入,一周后教患者戴手套用食指插入瘘口扩张瘘口,隔日一次,出院后定期扩张瘘口,防止狭窄。

3、直肠癌手术后,常因骶丛神经损伤并发尿潴留。一般留置尿管5-7天,保持尿管通畅,多饮水,勤翻身,防止泌尿系结石;拔除各种引流管后,要鼓励病人离床活动,术后1-3月内避免重体力劳动,防止增加腹压造成结肠外翻;观察排便情况,防止粪便阻塞造瘘口而造成梗阻;出院前,指导病人自理人工肛袋,并做好生活和饮食卫生宣教工作。

4、术后坚持运动,有些患者因为疼痛而放弃运动,是不对的,感觉疼痛是正常的,随着运动的延长,就会逐渐消失。所以,术后的病人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一些适当的运动。直肠癌的术后护理很重要,出院近一个月的患者,可以经常做做运动、散散步。以便于加快血液循环,提高病人的免疫力,使毒素尽快排出患者的体外。

5、直肠癌的术后护理很重要,患者也可以经常晒晒太阳,促进维生素的合成。因为长期接受化疗药物,易导致患者体内缺乏卫生素,即便是通过饮食可以获取一些维生素以及微量元素,但是没有太阳的照射,也不利于维生素的合成。此外,还会导致出血,甚至是出现凝血现象。

直肠癌的发病原因 直肠癌术后护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