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毒症患者除了应进行实验室检查外,还可进行影像学检查,如X线检查、放射性核素肾图、肾扫描检查、肾超声、CT检查等进一步确诊,以明确病因,对症治疗。
尿毒症的影像学检查
1、X线检查:尿毒症患者可作腹部X线平片检查,目的是观察肾脏的大小和形态,有无泌尿系统内结石。腹部侧位片可显示有无动脉粥样硬化。严重肾功能不全时,因肾脏排泄造影剂的功能差,注射造影剂后多不显影,因此一般不宜作造影检查。
2、放射性核素肾图、肾扫描检查:可通过图像了解到尿毒症两侧肾脏的大小、血流量、分泌和排泄功能。
3、肾超声、CT:肾超声及CT检查可确定尿毒症患者肾的位置、大小、厚度以及肾盂有无积液、结石、肿瘤等。通常情况下,尿毒症患者双肾萎缩,皮质变薄。但糖尿病、狼疮、血管炎等继发性病因导致的尿毒症患者双肾可以无明显缩小,但B超下皮质回声增强。肾脏超声检查在临床上应用较广泛,这是因为其具有经济、方便、无创、快捷等优点,能判断肾脏的大小、皮质回声等。
尿毒症患者何时需行CT检查
实际上,尿毒症患者进行双肾动脉CT血管成像或双肾动脉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是在一些特殊情况下进行的。
当尿毒症患者合并难治性高血压,且怀疑肾动脉狭窄引起时,需进行双肾动脉CT血管成像或双肾动脉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
尿毒症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率较高,而且是导致尿毒症患者死亡的主要因素。尿毒症患者如出现胸痛等症状、临床上怀疑冠心病且患者不能耐受心导管检查时,可考虑进行冠脉CT血管成像或冠脉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如怀疑患者合并主动脉瘤或主动脉夹层时,也应进行CT血管成像或冠脉核磁共振血管造影检查来明确诊断。
此外,患者在接受肾移植术前,可进行上述检查以排除髂动脉病变和恶性肿瘤。常规B超或X平片怀疑恶性肿瘤时,也需行CT或核磁共振检查进一步证实。
4、尿毒症患者进行肾脏B超的必要性
明确基础疾病
对于初诊尿毒症患者,肾脏B超有助于帮助其诊断和鉴别诊断患者的原发疾病,例如:肾脏体积正常或偏大可能是糖尿病肾病或淀粉样病变引起的慢性肾衰竭;双肾体积明显增大,双肾皮质和髓质可布满大小无数的囊肿,仿佛巨大的葡萄串的,可能是由多囊肾发展而来的尿毒症患者;而由慢性肾小球肾炎、小管间质性肾炎导致的肾衰竭,双肾体积是缩小的等等。
帮助寻找慢性肾衰竭急性加重的可能原因
尿毒症患者进行B超检查有可能发现,其在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基础上急性加重的因素所在,如果能够确定该因素的存在,并及时、积极地予以治疗,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肾功能,甚至可以在相当一段时间不需要透析替代治疗。
排除泌尿系统恶性肿瘤
尿毒症患者由于免疫功能异常,其发生恶性肿瘤,尤其是肾脏肿瘤的几率要高于健康人群。因此,对于已经明确基础疾病的尿毒症患者,定期进行双肾B超检查可以排除泌尿系统肿瘤。
排除肾脏来源的感染灶
尿毒症患者在合并肾结石、肾结核史时,若出现全身感染症状,即使无腰痛、腰酸等局部表现时,也要仔细排除肾脏来源的病灶。而肾脏结石、肾脓肿通过普通的黑白B超就可以发现排除。
尿毒症患者的辅助检查
1、血常规检查:尿毒症时,血红蛋白一般在80g/L下,多数仅有40g~60g/L,为正细胞正色素性贫血,当患者合并慢性失血、营养不良时,也可表现为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白细胞改变较少,酸中毒和感染时可使白细胞数增高。血小板数偏低或正常,但功能降低,红细胞沉降率因贫血和低蛋白血症常加快。
2、尿常规检查:尿毒症患者的尿改变,可随原发病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其共同点为尿渗透压降低,多数晨尿在450mOsm/kg以下;尿量减少,多在1000ml/天以下,到晚期肌酐清除率降至1.0~2.0ml/秒以下时,则可无尿;尿蛋白为+~+++;尿沉渣检查可有为数不等的红细胞、白细胞、上皮细胞和颗粒管型。
3、肾功能检查:尿毒症患者当肾肌酐清除率<25ml/min时,血肌酐会明显升高,并伴有代谢性酸中毒。
4、血生化检查:血浆蛋白降低,总蛋白量常在60g/L以下,其中白蛋白的减少常较明显,多低于30g/L。血钙偏低,常在2mmol/L左右,血磷多高于1.7mmo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