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十年来,我国大肠癌发病率明显升高,在恶性肿瘤中,已成为居民的第三大“杀手”,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上升更为明显。如果不加以预防和控制,将对国人健康造成灾难性后果。
1。大肠癌包括哪几种,我国发病情况如何?
大肠癌主要包括结肠癌和直肠癌,也可称为结直肠癌。肠癌属于下消化道肿瘤,一定程度上讲,与吃得过好有关,因此也被认为是种“富贵癌”。
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肠癌发病率略低,但增长速度却比他们快。三四十年前,大肠癌在我国“癌症杀伤力排行榜”中,居第6位,如今已跃居第3位。广州疾控中心数据显示,10年间大肠癌发病率上升了50%;30年间,上海大肠癌患病人数也增加了5倍多。
2。大肠癌与生活饮食习惯有关吗?
答案是非常肯定的。吃得越多,肠道的排泄压力越大,尤其是动物蛋白、脂肪摄入过量,就容易产生很多毒素。
我跟大家分享一项有趣的研究。日本几乎是全球胃癌发病率最高的地区之一,这可能与基因遗传有关。但当日本人移民到美国夏威夷时,有趣的现象发生了:在第二代第三代移民中,胃癌发病率下降了,但大肠癌的发病率却在上升。来自日本的研究人员分析认为,这跟日本、美国的饮食差异有很大关系。在欧洲留学的那几年,我也注意到,欧洲饮食以肉为主,每人每月至少吃掉50块牛排。肉类摄入过多,患大肠癌几率就会升高。
3。排便与大肠癌有关吗,大肠癌的主要症状有哪些?
大便能帮我们发现大肠癌,一定程度上可看出肠道的健康程度。我讲课时常会用一个小孩趴在马桶边好奇观察的图,来体现观察大便的重要性。
如果便血,大便变细或形状不规则,排便习惯改变,出现腹泻、便不净等情况,就应及时就医。然而,由于都有便血症状,很多大肠癌在早期易被误诊为痔疮。几十年前,我曾遇到过两个至今难忘的病人,都才二十几岁,出现便血却一直以为是痔疮,来我这看病时已是直肠癌晚期。所以便血时,建议及时去医院做大便潜血等检查,以排除大肠癌的风险。这是因为肿瘤长在结肠靠近肛门的位置,发生破溃出血,大便就会有血。如果肿瘤长在升结肠,肉眼虽然看不到血,但大便潜血检查能发现。如果大便潜血结果呈阳性,说明结肠有问题,需做肠镜等检查。
除大便异常外,经常腹胀的人也需警惕,尤其是老年人。如果腹胀特别难受,且在一段时间内突然加重,应及时去医院就诊。此外,肠梗阻患者也需排除结肠癌,临床上有不少肠梗阻患者,在手术后才发现是结肠癌。
既然大便如此重要,便秘会不会增加大肠癌风险?我想说,大肠癌的发生受很多因素影响,现在没有足够的证据表明便秘与大肠癌直接相关。但想提醒大家,一定要有良好的排便习惯,每天最好在固定时间排便,宁可提前一点去厕所,有了便意千万别忍着,别让废物在体内停留过长时间。
4。哪些人是大肠癌高危人群,如何尽早发现蛛丝马迹?
有大肠癌家族病史、多发性结肠息肉、慢性肠炎、肠道有绒毛管状腺瘤等人群,都是大肠癌高危人群,易发生癌变。除注意观察症状外,临床上,我们主要借助以下检查,帮助早期发现大肠癌:
一是肛门指检、大便潜血检查。距离肛门7厘米以内的肿瘤,90%可通过肛门指检发现,数据显示,国人直肠癌70%以上为低位直肠癌,直肠指检时可触及。80%的结直肠癌患者都有便血情况,且半数无法通过肉眼看到,却可通过大便潜血检验查出。但令人遗憾的是,很多人放弃了这两项检查。
二是肿瘤标志物CEA和CA19-9。如果发现其数值较高,应做进一步检查。已有不少单位和个人将肿瘤标记物纳入体检范围,如果体检报告显示正常,也不能掉以轻心。因为肠癌肿瘤标记物检查的阳性率为50%~60%,也就是说存在不少假阴性,但确实能为我们早期发现肠癌提供依据。
三是肠镜检查。高危人群应遵医嘱,每年按时做肠镜。一般人群建议45岁开始,每隔3~5年做1次。大便潜血呈阳性的人,应及时做肠镜检查。
5。肠癌有癌前病变吗?
多发性结肠息肉就有癌变倾向,属于肠癌的癌前病变,它是细胞发生不典型增生的结果,其严重程度可分为轻、中、重3个级别。大家一定要尽早处理癌前病变,把长出来的东西切掉。对原位癌,国内外有一种内镜下切除黏膜内癌变的“时髦”治疗法,我个人认为,癌症就像螃蟹,如果只是切掉它的壳,复发几率较高。我建议,还是采取传统方法,将已发生病变的那段肠子切除。
6。肠癌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手术仍是首选,尽量做到早诊早治。但遗憾的是,我国百分之六七十的肠癌患者,确诊时已进入中晚期。临床上肿瘤多采用综合治疗,除手术外,放化疗也非常重要。对符合适应症的患者进行术前化疗,还能让肿瘤变小,控制病变范围。此外,表皮生长因子受体阻断剂、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等靶向治疗,也疗效显著。
即便是根治性手术,仍有40%的大肠癌会发生复发或转移,且术后两年是复发高峰期,发生率约65%~80%,但5年后的复发率则降为6%~8%。因此,让自己远离肠癌才是最重要的。
7。生活中该如何预防大肠癌?
有一次,我跟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一位肿瘤专家吃饭,他开玩笑地问:“如何解决美国如此高发的大肠癌问题?”我笑着答道:“第一,多去中国餐馆吃饭;第二,使用中国景德镇生产的瓷器餐具,告别巨大的盘子。”这并不是仅出于民族感情这么说,而是中国传统饮食确实具有很大优势。可惜的是,饮食的西化让这种优势渐弱。我建议:
第一,“吃货”适可而止。我们现在走向了一个极端:吃得过多,营养过剩。这时候,我们一定不要过分迁就口味。我们改变不了爹妈给的基因,能做到的就是改变自己的不良习惯。
第二,告别“三高一低”,回归传统。“三高一低”指高蛋白、高脂肪、高热量、低纤维素食品,要少吃。中国传统饮食结构以谷物为主,肉类、蛋类、蔬菜、水果为辅,这是非常健康、合理的饮食。中国菜有很多蒸煮方式,能留住更多营养;少量肉加蔬菜的快炒类菜,由于蔬菜较多,粗纤维丰富,既能满足口味,又能避免肉类产生的有毒物停留过久,减少对肠道的慢性伤害。
第三,守住“鲜、野、淡、杂”4字诀。“鲜”指多吃新鲜食品;“野”指吃天然蔬果;“淡”就是少盐少油少肉;“杂”则是吃尽可能多的食物,不偏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