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慢性肾病隐匿需警惕

老年慢性肾病隐匿需警惕

肾脏是人体排除代谢废物和毒素、调节水盐代谢和内分泌功能的重要器官,而肾脏功能会随年龄增长而逐步降低。随着全球社会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慢性肾脏病已成为一个需要特别关注的公共健康问题。

老年人多患慢性病,继发肾脏病死亡风险大

随着人们生活条件的改善,饮食习惯不良,缺乏运动等原因使得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等慢性疾病患病率逐年攀升,而这些慢性疾病的常见后果就是慢性肾脏病。老年慢性肾病中,以高血压肾病、糖尿病肾病、高尿酸肾病等居多,在慢性疾病的基础上合并肾脏病会使患有上述疾病的老人死亡风险成倍增加。

同时高血压、糖尿病等也会加剧慢性肾脏病的恶化,一旦肾脏功能变差,其恶化程度很可能在10年内让肾脏功能完全进入尿毒症状态。而尿毒症所需的肾脏替代治疗—肾移植或长期透析—都非常“烧钱”,会给患者及其家庭带来极大的经济负担。

慢性肾脏病起病隐匿,老年人及其家人需警惕

肾脏的功能就如同筛子一般过滤血液,肾脏的过滤能力就成为了临床医生评估肾脏功能的主要方法。临床主要通过抽血检查血中尿素氮与肌酐来判断肾功能的好坏。老年人血尿素氮与肌酐的急剧变化都可视为肾脏病。但是血中尿素氮和肌酐的上升通常没有任何症状,因此,建议老年人每年的常规体检中应当加入血尿素氮和肌酐。

老年人与社会交流的减少以及对慢性肾脏疾病的认识误区也使很多老年患者未能及时就诊和诊断,延误了后期的治疗。慢性肾脏病起病隐匿,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老年人,特别是其家人,应当多了解肾脏损害时的一些症状,如脚踝水肿、晨起眼睑水肿、皮肤瘙痒、尿色变红或泡沫尿等,及时就诊,接受治疗。

长期服用药物,需定期监测肾功能

很多药物都对肾脏有损害作用,特别是老年人的肾脏。目前来看,对肾脏有损害作用的药物最多的是抗生素,其次为非类固醇药物(如速效感冒药,止痛剂等)。因此,老年人不要盲目迷信药物,特别是中药,更不能乱吃民间所谓“神医”开出的偏方、土方。要记住,“是药三分毒”,任何药物都可能对肾脏造成损害。

但老年人由于体质较弱,抵抗力低下,大病小病不断,吃药在所难免。而且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积极治疗也需要长期服药控制。那么在服用药物时应注意:用药前检查肾功能和尿液;同类药物尽量选择毒性小的;肾功能有变化时及时调整剂量;服药期间勤喝水,密切观察肾功能。而这些都应注意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

早发现,早控制,慢性肾脏病也不可怕

尽管如此,通过早期发现和控制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改变不良生活习惯、肾脏保护治疗、控制代谢障碍、减少心脑血管危险因素等防治措施,很多老年慢性肾脏病是可以预防和治疗的。

确诊为慢性肾脏病后,在积极接受治疗的基础上,老年人应注意生活方式的调整。饮食上应注意清淡有规律,盐和磷要控制,多饮水少饮酒,痛风的病人应注意吃低嘌呤的食物。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抵抗力,预防感染。因为感染也会对肾脏造成急性的损害。

适时接受替代治疗,维持生活质量

一旦慢性肾脏病进入尿毒症阶段,老年人应了解慢性肾脏病和肾脏替代治疗(血液透析、腹膜透析等)。几十年前,尿毒症还是一个绝症,而今天,由于现代医学的发展,患者通过替代治疗,能够像正常人一样生活甚至工作,对社会有所贡献。目前在发达国家,老年肾功能丧失患者已成为接受透析治疗的主体。有数据表明,通过适当管理,老年透析患者一样可以维持良好且稳定的生活质量。同时要注意,即使是接受透析的患者,也应注意适量运动,认为接受透析了就只能卧床不动的想法是错误的。适量的运动既能帮患者赢回健康,对保持乐观的心态也有很好的帮助。

老年慢性肾病隐匿需警惕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