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面上的零食种类琳琅满目,家长究竟该如何为孩子挑选适当的零食呢?
零食主要来源有外面购得或是家里自己做,通常自己做比较没有卫生及健康上的疑虑。在购买零食时,要注意包装上的标示是否完整,不宜购买外包装标示不全的零食;标示应该包括热量、营养成分的标示,如: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钠等。
专家表示,绿灯零食绝大部分含有2~3种以上的营养标示,黄灯或红灯大多只标有一种营养素,其营养成分较不均衡,应避免给孩子食用。此外,同类型商品中,可选择热量低、脂肪低与钠含量低的产品。
专家将零食分成绿、黄、红三个等级,建议家长可以依照此分类,作为给予孩子零食的标准,并尽量避开黄灯、红灯类的零食:
红灯等级
定义:经过高度加工,其营养素非常不均衡,通常含有太多的精制糖、脂肪、人工添加物(如色素、香料)与热量。有些是热量极高,却没有什么营养价值,称为‘空热量食物’,如汽水;有些则钠含量过高,如经过高度腌制的蜜饯类。
建议的食用频率:尽量不要,若一定要吃的话,建议一个月少于1次。
红灯零食:含糖饮料及碳酸饮料,如橘子汽水、可乐、奶昔等;以及面食类,如点心面、泡面等;油炸类如洋芋片、薯条、热狗等;其他像是棉花糖、蜜饯、化梅、梅子饼、糖果、蛋塔、红&白鳕鱼片等都属此类。
黄灯等级
定义:基本上,这类的零食还是使用天然食材制成,但是经过加工、调味、再制成的过程,含有比较多的人工添加物。只提供某些营养素,但是所含的营养素较不均衡,因此无法用来补充正餐的不足。
建议的食用频率:一周少于1次。
黄灯零食:包括牛肉干、猪肉干、鱿鱼丝、巧克力、夹心饼干(如花生饼干)、有包馅的面包(如草莓面包)、冰淇淋、布丁、加工水果罐头等。
绿灯等级
定义:此类零食又称作点心,可以用来补足正餐的不足,其热量通常比正餐还要少。这类食物多由天然食材制成,经过较少的加工过程,添加物也相对较少,具有适量的蛋白质,营养素也较为均衡,因此这类的零食对于幼儿来说是比较安全的,父母可以安心给予孩子食用。
建议的食用频率:每天都可以吃。
绿灯零食:饮品像是牛奶、豆浆、优酪乳、天然果汁,以及非夹心饼干(像全麦饼干、消化饼、口粮饼等高纤低脂的饼干),或是包子、小馒头、吐司、麦片、烤地瓜,以及坚果类(如花生),还有天然谷类制成的甜汤(如绿豆汤、红豆汤)等,都属于绿灯等级的零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