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预防脑卒中不靠谱 切莫踏入五大误区

输液预防脑卒中不靠谱 切莫踏入五大误区

每年入冬时节,总有不少心脑血管疾病老患者想要通过输液预防冬季发病。可是在医生看来,输液既没必要也并不提倡。但无论怎么解释,仍有不少患者执意要求输液。输液到底有无必要,如何做才能预防心脑血管疾病复发?记者采访了神经内科主任专家,一起聊聊输液那些事儿。

输液预防不靠谱

国内目前输液药物通常是中成药提取剂,如血栓通、血塞通、银杏叶制剂等,作用大同小异,主要在于改善血液流变学,以活血化瘀、减轻血液黏稠度为主。个别药物有轻微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但作用非常有限。

从医学道理分析,这类中成药对改善脑供血有一定作用,如果患者有头晕、偏身麻木症状,输液对改善供血有一定帮助,头晕症状会随之减轻,但对预防脑中风起不到有效作用。然而记者了解到,很多老人对输液的认可程度非常高,一到秋冬换季就到医院,主动要医生给开几针吊瓶。无论医生如何解释,都坚持要输液,有人很肯定地表示自己输完很舒服,不输就会犯病。高平直言,患者有这样的感受主要是心理作用。

从另一个角度分析,输液药物直接进入到血液,减少了口服药经胃肠道吸收环节,起效更快,但反之代谢也很快,输入体内的药物很快会代谢掉排出体外,一般患者要输十天到半个月,寄希望于十天的药物在整个冬天都起效是毫无道理的。

输液不当反而弊大于利

输液不仅起不到预防脑卒中的作用,反而还可能给身体带来风险。不少老年人稍事活动就气喘吁吁,实际已经处于慢性心功能不全状态,但自己并不知道。对正常人而言,输入250毫升液体对身体影响不大,但对心功能不全的老人来说,体内增加液体后会导致心衰加重。如果输液时速度控制不好、速度过快很可能引起心衰突然发病。另外,无论西药还是中成药,进入体内都要经过肝脏、肾脏的代谢,输液也会增加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负担。第三,输液属于人为方式将药物注射到人体的血液循环系统,即便消毒措施再严格,理论上也存在感染的风险。临床上,因输液引发局部发生静脉炎的病例屡见不鲜,还有很多患者对药物本身或因中成药提纯不够出现输液反应,轻者寒颤发抖重者会发生喉头水肿导致呼吸困难甚至休克,那就得不偿失了。

预防脑卒中复发从发病环节入手

想预防复发,关键要从脑卒中的发病环节入手,防止血小板聚集,并且针对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及时干预。

防止血小板聚集关键是选择正确的药物并坚持长期服用很关键。抗血管聚集类药物,最经典的是阿司匹林,需要长期规律服用,多数患者服药依从性较好,但也有些患者担心潜在的出血的风险不敢坚持吃。高平表示,阿司匹林预防卒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有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被国内外一致推荐为卒中预防的一线药物,总体来讲利大于弊,患者获益远大于出血的风险,不必过于担心。如果实在担心可请医生进行评估。但吃一段停一段,是起不到预防作用的。

除了服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还要针对脑卒中的高危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房颤、颈动脉狭窄等进行干预。我们建议要定期体检,很多患者出现血糖、血脂升高或颈动脉形成斑块后没有症状,本人也不知道,通过定期体检能及时发现危险因素从而酌情控制。

对于已经得过脑血管病的病人想要预防复发医学上称为二级预防,这些脑卒中患者在就诊过程中对自身存在的危险因素一般都很明确,需要针对这些危险因素进行针对性治疗。医生首先评估危险因素的严重程度,即进行危险分层(属于高危、中危还是低危)。危险程度不同血压、血糖、血脂要达到的预期目标值也各不相同。另外患者的治疗方案并非一成不变,需在医生指导下服药后要定期复查,根据生活方式、饮食习惯,血压、血糖值的改变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保持血压平稳改善生活方式靠自己

脑卒中发病原因很多,并非只在秋冬季节发病。不过从临床上看,秋冬季节,脑血管病患者确实会多些。分析原因与气温、血压变化不无关系。冬季天冷,身体身体要分泌更多的肾上腺素让体表的血管收缩,以便减少身体热量的散发。而肾上腺素会使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另外,秋冬季节人体的血压值也容易偏高。血压的波动、不稳定变化是脑卒中的诱因,血压保持平稳时就好像船只行走在风平浪静的大海里,如果血压时高时低,就像在大风大浪里行船,翻船的机会势必会增加。所以冬季服用降压药时应尽量选择长效药,保持血压24小时平稳。

如今,心脑血管疾病已不再是老年人的专利,发病率年轻化趋势日渐明显。高平表示,心脑血管疾病年轻化的根源是生活方式不健康。运动少、久坐不动、吃得油腻、年轻人熬夜、工作应酬少不了喝酒……饮食结构不合理会导致代谢紊乱,进行卒中预防归根结底的措施是改善生活方式:增加运动、合理改善膳食结构,高血压患者要低盐低脂饮食,并且定期体检,发现危险因素后请医生及时调整

误区一:脑卒中是老年人“专利”

范先生是一家企业的中层领导,平时工作十分繁忙,加上临近年底,应酬增多,近来总觉得疲劳乏力。一天晚上回家时,他突然觉得下肢乏力,连上楼梯也十分费劲,家人劝他去医院检查,可范先生却认为自己还年轻,好好睡一觉就会好转。

第二天一早,范先生刚想起床,突然发现下肢完全无法活动。家人赶忙把他送到医院。医生说,范先生前一天晚上的症状就是脑梗死的表现,拖了一晚才来就诊,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间。

近来随着天气转冷,突发性脑梗死、脑出血的急诊患者有所增多,其中不乏一些工作繁忙的中年人。这主要是因为天气转冷,人体血管受寒冷刺激而收缩,造成血压上升引起的。加上一些中年人平时工作压力大,忽视了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的治疗,而这些疾病都是脑卒中的“导火线”。

脑卒中也就是人们俗称的“脑中风”,主要包括脑出血和脑梗死两类。脑卒中不但发病率高、且致残率和死亡率也很高。流行病学调查发现,我国每15秒钟就有一个卒中新发病例,每21秒钟就有一人死于卒中。

需要引起注意的是,近年来脑卒中的发病正趋于年轻化,约有33%的脑梗死病人年龄在65岁以下。

误区二:只有高血压患者才需防中风

高血压是引发脑卒中的头号危险因素。有高血压病史者发生脑卒中的几率比正常人高出1.3到2.4倍。无论是收缩压升高还是舒张压升高,都有可能诱发缺血性脑卒中,且高血压发病时间愈长,脑梗死的发病率愈高。

除了人们熟知的高血压外,以下疾病都是诱发脑梗死的危险因素:

心脏疾病。包括冠心病、心房纤颤、心脏瓣膜病等在内的各种心脏疾病,都可能增加脑梗死的发病危险。大约有近半数的老年人心源性脑梗死都是由房颤所致。

糖尿病。糖尿病并发的大血管及微血管病变,是引起动脉粥样硬化性脑梗死及缺血性脑卒中的基础原因。

高血脂症和肥胖症。血浆胆固醇水平与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有密切关系。降血脂药物能明显减少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率。

此外,短暂性脑缺血,炎症,以及育龄妇女长期口服避孕药物、流产或分娩后,由于体内雌孕激素水平波动较大,也有可能诱发脑卒中。

除了上述疾病外,长期吸烟和酗酒也会使血液黏滞并降低脑血管的舒缩功能,从而增加脑梗死的发病几率。

误区三:迷信“特效药”,血压降得越快越好

众所周知,高血压病人在冬季易发生脑卒中,但如果血压降得过快、过低,也存在突发脑梗死的危险。这主要是因为慢性高血压患者的脑组织已经适应了偏高的血压水平,若血压过快地降低到所谓的正常水平,反而会引起脑缺血,导致脑梗死的发生。

有些患者一味追求降压“特效药”,把脑卒中的长期预防当作“突击行为”,为了突击预防脑卒中而盲目输液降压。这种做法并不科学,因为没有一种“灵丹妙药”能完全防止脑卒中的发生。

误区四:加强晨练就能预防脑卒中

适量的运动有利于降低老年缺血性脑梗死的发病率,青少年进行体育锻炼也可降低老年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发生几率。

但需要注意的是,许多老年人习惯于每天天不亮就起床,外出进行锻炼。刘振国主任告诉记者,近来,在晨练时突发半身不遂的病例屡见不鲜。这是因为,对于那些患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来说,凌晨至上午正是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时段,过早起床出门锻炼,不但寒冷的天气容易引发脑梗死,而且剧烈的运动会使血液流向四肢肌肉,导致脑部供血减少,更易诱发脑梗死。

因此,老年人在冬季的运动时间不宜过早,且一定要量力而行。特别是在冷空气突然来袭的时候,老年人最好等身体适应了寒冷天气,再选择阳光好、较暖和的中午时间出门锻炼。外出时头部一定要保暖,帽子、手套、围巾都不可少。

误区五:忽视脑卒中早期症状

脑卒中是急诊中的急诊。时间是大脑功能能否恢复的关键因素。为争取到有效的治疗时间,患者本人及家属一定不能忽视以下这些脑卒中的早期症状:

第一,眼前发黑看不清东西。

第二,一侧肢体出现麻木感。

第三,不能讲话或讲话不流利。

第四,一侧肢体无力或不能活动。

第五,眩晕并伴有恶心呕吐。

有些前兆症状通常只会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最多不超过24小时就可能得到缓解,因此很容易被忽视。患者出现这些症状后,家属应该及时把患者送到就近的条件设施较好的大医院进行治疗。

脑卒中治疗是否及时、合理,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康复程度。家属应向医生仔细描述患者发病的时间、状态以及重要的既往病史和家族史,这对疾病的初步诊断和抢救很重要。

输液预防脑卒中不靠谱 切莫踏入五大误区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