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食粽子应有度 端午小长假养生全攻略

进食粽子应有度 端午小长假养生全攻略

6月9日即将迎来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一连三天的欢乐假期,少不了摄入高油脂高热量的食物。胃肠道专家表示,端午假期消化系统疾病高发,为了避免端午节出现健康问题,端午节饮食应有所注意。管不住口的你,如何在端午做好肠胃“保卫战”呢?端午假期有哪些养生注意事项?

一、端午节饮食注意事项

1、进食粽子应有度

每年到端午节这一天,人们都有吃粽子的习俗。尽管我国南北方的粽子风味、特点和做法不同,但都以糯米和粽叶为主料。祖国医学认为,糯米是粮食中的佳品,具有很好的食疗作用。据“本草”中的药性分析,糯米味甘性平,有益气健脾、开胃消食的作用。

然而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吃粽子,有哪些人群吃粽子尤为需要注意呢?

(1)胃肠消化吸收功能较弱者

粽子多用糯米制成,黏性大,易造成消化不良,从而产生过多的胃酸引起腹痛等,甚至可诱发或加重原有的胃肠道疾病。这往往是忽略了青菜、水果的摄取,造成纤维不足,因此吃粽时应该搭配凉拌青菜和水果沙拉,另可选白米粽,别粘糖,不要吃得太甜。小孩儿童和老年人谨慎进食。

(2)糖尿病患者。糯米属于精制白米,食用后易升高血糖,不利于糖尿病患者稳定血糖,尤其是豆沙味、红枣味等甜味粽子;

(3)心脑血管患者。

肉粽、蛋黄粽大多高油脂、高胆固醇,不适合心脑血管患者吃,否则易增加血液黏稠度,加重心脏负担。

(4)有胆囊炎和胆结石以及胰腺炎的病人。

不要吃肉粽、蛋黄粽等脂肪、蛋白过高的粽子。

无论是否以上人群,进食粽子应有度,吃粽子时最好能适当喝茶水,帮助吞咽和消化,每次最好少吃一点,可选择迷你粽子,切忌天天吃。

2、粗细搭配 饮酒适量

端午假期菜肴丰盛,往往存在肉类过多、过于油腻。专家建议,节日期间,首先要注意主食与副食的搭配,提倡以素食为主,荤素搭配。要适当吃些粗粮和粗纤维食物,做到粗粮、细粮搭配,以帮助消化,但对于有慢性胃炎的患者,地瓜、芋头、南瓜、糯米、豆浆等难以消化且容易产生胀气的食物则尽量少食。

此外,专家提醒餐桌上觥筹交错,适量喝点酒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但是不可开怀畅饮,因为大量饮酒不仅会造成酒精中毒、急性胃粘膜损伤及酒精性肝炎等,还会诱发胆囊炎、胰腺炎等疾病的发作。

另外,人们在饮酒时,特别是大量饮酒时,常常会产生饱胀感不想再吃饭了,从而更为伤身。建议饮酒过后要多吃饭、蔬果,可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等重要的抗氧化剂,以减少酒精对人体的伤害。

二、端午节起居注意事项

俗话说“未食端午粽,破裘不可送”,意思是端午节没过,御寒的衣服不要脱去,以免受寒。端午节前后不仅仅是农作物等万物的最旺盛的生长期,还同时是大地中的各种病菌和蠹虫的旺盛生长期,人体湿热出汗,空气中的过敏原增多,蚊虫活跃,日照增强。于是,各种皮炎、湿疹、手足癣、荨麻疹、白癜风等皮肤类疾病开始多发。

将菖蒲、生艾叶、佩兰等香草混合,煎水洗澡,可以预防以上提及的皮肤病。菊科的佩兰有香气,煎水沐浴有解热清暑、化湿健胃、止呕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还能起到预防感冒,防止蚊虫叮咬的作用。 因此端午节期间,人们应该注意进行卫生以驱除邪气。

三、端午节情志注意事项

端午时节是一年中阳气至盛的时段,天气较烦闷,假如工作压力大,人体生理气血运行不顺,容易烦躁忧郁、心悸胸闷。情绪的变化,会影响脏腑的功能,亦可导致精神疾患,如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脾。夏季养生,宜使脾胃心肺之气调顺。因此加强运动,促使全身气血畅通,可增益心肺功能,调理脾胃代谢,通调气血循行,忧郁情绪也随之化开。

进食粽子应有度 端午小长假养生全攻略

为您推荐